《韋氏族譜序》譯文摘錄

原著:韦精一

我姓自夏朝封颛顼后代元哲于豕韦建国后,历经夏朝、商(殷)朝、周朝以来,时有灭国、时又延续,几番沉浮。到西汉初年方有韦孟,受汉高帝之命,封为西汉诸侯国楚国元王的太傅,一直任职侍奉楚王三代,均为太傅,他的行事言谈在历史上有不少的概略记载,而其中所做《讽谏诗》,历史上古人曾将其选为《诗三百篇》之一。韦孟之后,又经五世到西汉宣帝元帝时期,韦贤和他的第四子韦玄成,父子先后相继为丞相,功勋业绩光彩焕然。自那时起的韦氏后人们,历代均有杰出人士出现,有的以忠君孝亲而显赫于世,有的凭贞节刚正而受人尊重,有的则以才能德行而成就卓著,承前启后绵延不断,薪火相传永不终止。然而唯独遗憾的是,我韦氏起源流派却不够清楚翔实。隋朝初年,韦鼎授任“上仪同三司”,奉皇帝敕令撰写《韦氏宗谱》,从韦孟以下分断,二十余世都没有脱漏的记载,后来唐朝专门编纂国史的史馆,凭借韦孟的相关记载将韦氏分为九大房,十分清晰。

我支南川韦氏旧谱,都说起源自韦大郎祖,在南宋末年,奉命移镇蜀地,受封食邑南平,于是子孙就在这里安家了。从那时开始,以三十年为一世推算,已有二十四世大约八百年,世系清楚,毫无紊乱。然而,自明末以来,虽然宗祠经过多次修葺,但家谱却空缺未修;抄录的谱本虽多,却始终没能统归画一,这正是我韦氏家谱迫切需要编辑修撰的原由。

族叔韦西崖(韦葆初)先生,离乡游学,坚持恒久,博览群书,尤其醉心于关注各种物事典故。从汉魏六朝到唐宋元明,凡是我韦姓的公侯将相、学士文人,无论是隐逸闲居于山林的贤士,还是贤良谨慎的闺阁淑女,都广为搜罗,一共搜采到若干人,总括为一集取名《韦氏前贤谱》。

大凡每次探本溯源,依序排列到入蜀始祖时,都是“史无明文未敢确指”,实在是因为这涉及到本支世系祖宗,所以非常谨慎。曾有说:赵宋(北宋)南迁临安(今杭州),韦太后三弟韦渊的次子韦谦官至建宁军节度使,韦渊之子韦璞官授清远军节度使,所以,韦谦、韦璞父子都是节度;韦渊第三子韦谠官至崇庆军节度使,韦谠之孙韦光汝仕至徐州节度使,因此,韦光汝也以节度起家,或许是后世子孙不忍直接指出祖父的名字,而用小字书写,长久之后未能流传下来,然而终究还是不能以此就作为凭据的。又经过五世传承到了韦正叔(韦正)祖。自从这里以后,我支韦姓世系才开始有了明确可靠的实据,然而自元朝初年(1271)至今(1868年),历经五百多年,跨越大约二十四或二十五世,居住在本邑(县)的韦姓人不知道一共有多少,迁移到外县外省的韦姓人又不知道共有多少。

韦西崖先生于是从韦如孟开始,将如孟祖以下的列为两房,接祖以下的列为另一房,分别进行采集编录,族谱形制初具规模。西崖先生对编谱一事兢兢业业、勤恳有加,纵使志向恢宏,但终究还是没能如愿完成。己未年(1859),族弟韦灿(韦兰亭)乡试考中后,族叔西崖先生于是立即动身来到南川,与兰亭弟等同谘合谋参看校阅,刻版刊印付之梨枣。韦兰亭也以修饬昌明宗谱和维修翻新祠堂为自己的责任,遂聚集族中众人,把编谱之事提出来公之于众,大家均没有不同意见,于是拟订职责分工和簿书记录,分别採访各房分支及其忠孝、友爱、节义、长寿等类别,以期发掘出各种美好的不为人知的潜德隐行。庚申(1860)年秋天,总计募得资金若干,于是延请工匠开始刊刻,预期年内就将刊刻完毕而大功告成了。

我韦精一自知天性驽钝、才智愚劣,不敢言序,仅借此以记录西崖先生的一片苦心,并且用以嘉奖族人的踊跃之情。将来的哪一天,后有卓越成就者,可以随时补修,这样就算虽有百世之远,也可以通过考证而知道了。这难道不是韦氏值得庆幸的吗?谨序。

大清同治七年(1868)农历二月十六,恩贡生候选教谕,大郎祖二十一世孙韦精一撰序,时年七十六岁。戊戌孟冬二十六世孙泽训译于蓉城。

韦葆初《創修韋氏前賢譜言行錄合纂世系序》(译文)

原著:韦葆初

谱系学说,哪里才只有一种类型呢?有将千万个姓氏合谱的,可联结久远而利于天下人;也有总括一姓汇集而谱的,可联结家族而利于后嗣子孙。其撰谱类型不同,则用意各不相同。若考据从古至今的族谱,是可以大致列举出不同类别的。

古时的人们十分看重宗族谱系,巨臣旺族都有《世本》(记载世系起源的谱牒),并向上呈递交由专职史事的“太史”官掌管,所以《周礼·春官·小史》中说周朝有一种被称为“小史”的礼官,专门司职于“定世系、辨昭穆”;而春秋时期左邱明在以孔子《春秋》为纲,所写的编年史著作《左传》里也有言说“因生赐姓、胙土命氏”,从那时起世族谱系就已经开始灿然明白、有条不紊了。到了秦朝由于焚书坑儒、消灭学术,公侯贵族、官高位显者的后嗣子孙们,均已经找不到自己原来的宗族谱系了。待到汉朝创兴,司马迁父子相继为太史令,于是提出简化《世本》编写《史记》,因为周朝的世本谱牒清楚记录了世族大家,转回去(越过秦朝)就知道各个氏姓是从哪里来的。

汉朝尊崇儒官而不看重是否贵族出身,魏时则崇尚贵族氏姓而轻视寒门庶族,各个时代所推崇的也都有所不同。到晋朝时则崇尚家世门第,在那时每逢官吏推举选拔,必定以谱牒为依据,稽查世系起籍,并考辩谱牒真伪,所以为官者必定是因袭世族的后裔,作谱学者又一定是世代承袭的职官,因此就有了贾弼、王宏创立的谱学出现了(晋朝贾弼始创谱学写有《姓氏簿状》)。南北朝时期,宋、齐、梁等国效法前朝,于是东南的顾、陆、朱、张,关西的裴、韦、柳、薛、杨、杜,都被称为一方豪族大姓。唐太宗贞观年间,(公元631年)特别诏令吏部尚书高士廉等勘正姓氏撰写《氏族志》,广征天下谱牒,质询众多历史典籍,考据士庶真伪,辨别祖宗昭穆,评定姓氏次第,按官爵分为九等,以李唐皇族为首,外族次之,总共二百九十三姓。待到唐高宗时期,不幸遭遇许敬宗、李义府等人挟依艳后武则天,许、李等一起重编《姓氏录》,并将原存于各地官府,记载了朝政实录的《氏族志》全部收回焚毁,从此《氏族志》失却传承。然而,世家大族终究是难被湮没的,后来唐肃宗时期的柳芳(字仲敷)任史官,在史馆秉笔编修国史,还是以《氏族志》所写为依据。所以,推崇官阶还是尊崇姓氏,都是过去曾经有过的体例制度;但是如若采取欺诈,那就是在掩盖真相了,这就会造成门第士族混乱,而庶人百姓僭越规矩。因此,如果不能弄通历代学说,就不可与其谈论谱学的事情。自五代以来,开科取士不再问出身是否世家门第,婚姻嫁娶不再问出身是否官宦阀阅,于是谱学逐渐散落遗失,史学的掌握管理也不再传承。

唐初路敬淳编《姓略》、唐玄宗时柳冲等著《姓氏系录》、清代萧智汉编《历代明贤烈女氏姓谱》,这些都是脍炙人口,且被人们赞美和传送的名篇,正所谓“将千万个姓氏合谱,联千古而利天下人”。从此以外,族谱、家谱和专谱,都是写一族姓氏,而外姓不再参与进去,征集各史册联结一姓成谱。将韦姓历世祖宗昭穆进行考校记载成谱,开始于隋朝时的韦鼎;而那种联结五服的表谱式的族谱,如果出五服就不能达到详细描述了,这种表谱形式的族谱,则起自初唐时的曾兴开始。韦鼎为楚王太傅韦孟裔孙,在隋文帝时期韦鼎考校昭穆,起自韦孟以下作《韦氏族谱》七卷;而曾兴是宗圣曾子(曾参)的裔孙,唐太宗时作《曾氏家谱》数卷。从此以后,家谱族谱就一同在世上出现了。

北宋欧阳修,字永叔,因循承袭过去作宗谱,采取五世一提、九世再提始祖的方法(即每五世一图,第二图五世至九世,第三图九世至十三世,以此类推到现存者为止),详情自然就列出来了。到五世而列出,就特别详细了他以下的本支所出;同一祖宗之下的另一支再提时也是一样的,这就是常说的欧式“宗谱”了。北宋苏洵,自号老泉,更新作族谱的方法,以作谱的人为断,上至其高祖,高祖开始的五世以内详细记载列出,而高祖再以上的不必详细,是因为出服后关系较远了;后来续修族谱的,世代都只记载到他的高祖,而高祖之父一代则迁到原谱,只要收藏保存的原有旧谱没有毁坏即可查阅,这就是主张五世则迁的苏式“小宗之法”编谱。欧阳修和苏洵两大家,变通修家谱的方法是贵在从简,然而与韦鼎编谱法相比则是较为狭隘了。明朝的归崑山谱乃是一种广大宗谱,其方法是自始祖以下的世系名讳,没有不详细记载的,而不再拘泥于嫡长子的宗法制度,然而这种广大宗谱的形式却将宗法秩序自然包含在其中了。今天的人们编谱,大都按照这种方式,但一般是能详细则详细,不能详细的就让其存疑且暂缺文句罢了。明朝的吕叔简编谱之法,则更是将大宗(过去的嫡长子子孙为大宗)小宗(除嫡长子以外子孙)均合为总谱,而是以门谱进行分支。合谱是不分大宗小宗,子孙均等;在合谱之上再按照分支门谱记载则更加清晰完美了。吕叔简还说:编谱宜每世一修,修谱要由文风好、德行高的贤明之士执掌。这种方法尤其不容易,这难道不正是总括一姓汇集而谱,就可联结家族而利于后嗣子孙吗?在此以后的世家大族,虽然未必都十分注重谱学,但一定特别看重谱牒(家谱)就象过去一样重视。

大凡姓氏均有原因分支而来,也必定有其从属所出。亦或是受封于某国,起籍于某地,迁居了几次,播迁于何时;亦或是授予了某官职,居住于某房,传承了几世。如若不追本溯源、沿袭流传,则姓氏分支怎么能进行考证呢?如果不据实记载和明晰清楚朝代,则家族世系怎么能进行考据呢?一旦失却考据,就没有可以凭依的资料用来编写族谱了。

追溯我韦氏家世谱系,在夏朝时曾为列候受封在豕韦国(今河南滑县),在商朝时期韦伯遐亦能称霸主,但自从到了殷商末期韦姓失国以后,韦姓的历史传承就欠缺文字记载了。到汉朝初年(大约公元前201年)凭借韦孟成为三代楚王(刘交、刘郢客、刘戊)的太傅(老师),从而起家于楚国彭城(今江苏徐州),韦孟以后的子孙多是明经大儒,有父子俱为贤良丞相(韦贤韦玄成)的,也出了多位忠诚烈士的,自始至终与汉朝一同兴盛繁荣。魏晋南北朝时期,史书(《周书》)称韦姓为“关右旧族”之一,是既可中兴国道,又能繁茂家业。隋朝时相继而出了多位公侯将相,辉映闪耀于关中地区,世代贵胄世代为官,显赫盛大乃是一方巨族。北宋史学家宋祁与欧阳修等合撰的《新唐书.宰相世系表》,改变世谱沿袭的方式,将韦氏分开著为九房,因而可见韦族在当时是特别显扬的了。何况到了唐宋两朝,韦姓均列为皇亲外戚,姓氏著录位列上等,仅次于皇家姓氏。只可惜到宋朝末了元朝兴起时,韦姓为冠族仕宦之家的地位已逐渐衰落更迭了。然而我本支韦姓的迁蜀始祖,派出于河南汝宁(今河南汝南一带),起籍原麻城县孝感乡,尚且能以南宋节度起家,既曾封侯爵于中州(汝南古属于豫州,豫州是九州之中),迁西蜀后亦必能发扬光大长远伟业。到了大明朝时代,我支韦姓一是出了受人尊敬的有名官宦,再则是出了受人祭祀推崇的高尚乡贤,虽然位列公侯将相之路已然关闭停止了,但是文章华彩、流风馀韵,依旧未曾懈怠中止。葆初我哪敢往上去揣度推测前辈贤人呢?

追述前朝历代祖先之德行,编成韦氏一姓之总谱,所担忧的是:隋朝谱牒已经在过去就湮没而不可得了,《唐书世表》又没有对之后的事情进行连续编纂。纵然本支韦氏的言行略能记录一些实际情况,但前代先贤的功德记录仍然有很多散落遗失了。譬如树木一样,由树干而到枝叶;比方溪水一样,由源头而到支流。儒学之士读书会追怀过去的事情,想见古人的嘉言善行,往往不惜搜罗,为此去考证古人的乡居籍贯,详细了解他们的家族世系,向上追溯其历代祖先的贤德英明,向下详悉其后代子孙的困顿贤达,因此可以推想而知他的处事为人。这也就是常说的:过去之事可供后世之人效法借鉴,观察别人也就可以对照自己的道理。何况我韦姓一族的历朝前代贤达,业绩显著早已彪炳史册,经书学业堪称儒家宗师,渊源师承自然有其来处。而如果畏惧害怕乃至于就象探求千寻之高的建木树(一种圣树)根本一样困难,亦或象探寻九曲黄河的源头一样不容易,于是就甘心同籍谈(又称籍父,人名)一样,受别人讥讽为数典忘祖了,这也是有可能的。所以纵然有很多困难,编谱仍是当务之急的事情。

葆初我虽然喜好谱学,然而生性愚笨藏书不多,如果不去搜罗汇集,更难达到完美齐备。心中早有向往已经很久了,于是笔墨耕耘并奔走于藏书之家,每次历经藏书丰富的地方(邺架曹仓),就收集抄录前贤志传,事无巨细均完备采集,毫无遗漏。这种举动办法,自从道光癸卯(1843)年开始,直到咸丰庚申(1860)年,历经十八寒暑,一共五次易稿。当谱还未编成之时,屡次携手对证族中明理通达之人,往来数次,集思广益,一定要得到允诺许可之后才能放心。个人想,对于前贤世家只需记录他们的大概,而对于本支宗族分支及其所在地则应该记录详细。于是与族中达人协商,分别采撷各分支的世系言行。只是我族迁蜀始祖,仅仅明确了时代,而未能详知所属宗派。自迁蜀始祖以后的三世中,也没有显达荣耀的人物在元朝崭露,幸而自明朝迄今大约二十余世,都没有再出现记录脱漏的情况。自明迄今的这段时间中,老成稳重的硕彦名儒,须眉士女,有的记录于谱牒中,有的记载于各省志、郡志或县志中,凡是这个人的道德品行没有亏欠于有关风俗教化,则都效仿记录惯例,编列十条,节选摘录、搜采编辑,添加附着在《前贤谱》后面,籍此以做为本族子孙的楷模典范,并在前面取名为《韦氏家谱言行录》。并编《凡例》、写《总括》,提纲挈领、把揽要点,冠于全书的开头部分,共为四卷。《世系垂丝图》若干卷,《艺文》若干卷,依次分别刊载,就把这个作为《韦氏族谱》罢了。后辈晚生学者,果真能够从前代贤人的嘉言懿行和历世的人物典范中,躬行实践并仿照实行,踵事增华,这不正是韦族的殷切期望了吗?

时值咸丰十一年(1861)岁次辛酉二月清明日,涪陵养拙山人韦葆初西崖氏(葆初号西崖),谨序于隆化书室,时年五十八岁。戊戌仲夏韦泽训译于成都。

大郎韦氏宗谱网 版权所有 2024 备案号:蜀ICP备2021002320号